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梧州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3-03-20 17:55


一、出台的背景及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办发〔2020〕36号)和《关于印发〈广西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桂体发〔2021〕15号)文件精神,市文广体旅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局共同编制了《梧州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为统筹解决我市当前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总量不足、结构不优、载体不新、质量不高、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工作目标和方向,对场地设施的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并予以分步实施。

二、工作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完善健身场地设施建设顶层设计。以重点项目、群众身边体育设施建设为抓手,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推动全民健身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进一步合理配置健身设施,改善健身环境,为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梧州”,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梧州新篇章贡献力量。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全市建成足球场292块,健身步道达到700公里,体育综合体达到7个,新建或改建体育公园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

四、主要任务

围绕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制定了“制定并实施县(市、区)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制定并公布健身设施存量资源目录或指引、完善县(市)城乡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优化城镇居民健身设施布局、补齐农民健身设施短板、加强足球场地建设、支持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加强民族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健身场地设施开放”等九个重点工作任务。

1.制定并实施县(市、区)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常住人口规模、相关标准规范,编制县(市、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行动计划,明确各年度目标任务。合理布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2.制定并公布健身设施存量资源目录或指引。各县(市、区)每年梳理可用于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土地资源、建筑资源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3.完善县(市)城乡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完成苍梧县、岑溪市、蒙山县城乡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4.优化城镇居民健身设施布局。市本级完成“五个一”工程建设、县(市)完成“六个一”工程建设、城区完成“四个一”工程建设、乡镇(街道)完成“两个一”工程建设、行政村(社区)完成“两个一”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河道沿岸、老旧仓库、废旧厂房、大空间地下室、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复合利用公园绿地、文化娱乐、商业、养老、河湖水域等已有空间建设健身场地设施。

5.加强足球场地建设。按照每万人拥有0.9块足球场地目标,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城市街道、城镇“边角地”和江河湖堤岸及废旧的工业和商业场地新建或改建标准或非标准社会足球场地120个以上。

6.加快体育公园建设。着重利用居住区周边城市公园、公共绿地、郊野公园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按照辖区人口规模综合考虑体育公园建设标准,到2025年全市新建或改扩建8个以上的体育公园。

7.支持户外运动设施建设。支持建设集露营、休憩、淋浴、娱乐、停车、补给等多种功能的公共服务中心和户外运动营地,开展冰雪、登山、攀岩、徒步、桨板、摩托艇、动力冲浪、航空等户外运动。

8.加强民族体育设施建设。到2025年力争建设3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开展舞狮、花炮、毽球、龙舟、绣球、陀螺、板鞋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健身操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9.推动健身场地设施开放。在保障工作需要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政策集成创新,推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继续支持公共体育设施免费、低收费开放,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服务。落实健身场地设施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依法配备安全防护设施、人员,畅通健身场地设施损坏报修反馈渠道,确保健身场地设施完好。推进体育场馆平急两用改造,加强公共体育场所从业人员急救能力培训,确保各类健身场地设施符合应急、疏散、消防等要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强协作配合,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将全民健身工作有关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促进与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等衔接,依法保障设施用地、配套资金。

(二)加强监督指导

加强全民健身设施规划和建设,建立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分解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将重点任务及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考核中,实行年度监测和终期评估相结合。

(三)加强资金保障

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设施投入长效机制,综合运用财政资金、商业贷款、企业债券、产业投资基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资金渠道,解决体育项目建设资金。

(四)保障用地供给

严格落实建设规划、标准规范,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保障健身设施合理用地需求。一是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配建社区健身设施。二是鼓励依法依规利用城市公益性建设用地建设健身设施,支持健身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复合利用。三是合理利用林地、农村“四荒”和城市空闲地、边角地、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五)明确责任分工

加强分工协作,强化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将工作落实到岗到人,严格项目管理。

六、名称解释

设区市“五个一”是指:一个大型全民健身中心、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馆、一个体育公园;县(市)“六个一”是指: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馆、一个田径场、一个游泳馆(池)、一个体育公园、一个健身步道;城区“四个一”是指: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游泳馆(池)、一个体育公园、一条健身步道;乡镇“两个一”是指:一个带灯光篮球场、一座小型全民健身广场;街道“两个一”是指:一座小型全民健身广场、一个多功能运动场;行政村“两个一”是指:一个室外篮球场、一个室外乒乓球场;社区“两个一”是指:一个多功能运动场、一条健身路径。

解读单位: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解读联系人:唐志洲

解读联系电话:0774-6022112


关联文件:关于印发《梧州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